
一般认为,金属底材,水,氧气是产生闪锈的三个因素。水性漆直接涂覆于金属底材,由于水的挥发潜热较高(2257.2 KJ/KG,0.1Mpa),水在金属底材上停留的时间较长,金属底材开始锈蚀,通常称之为“闪锈”。“闪锈”现象通常发生于涂膜干燥固化之前的这段时间,一般认为是一种电化学现象,产生的原因与铁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有关。由于水性涂料本身是导体,对存在电位差的不同区域形成电荷迁移通道,在水,氧气的共同作用下,产生腐蚀,在涂膜表面出现棕色或黑色锈蚀物。
而如果涂料的固化过程中,温度低、湿度高(RH大于85%时尤其严重)的慢干条件,会直接带来“闪锈”问题。涂料的基材为前处理不洁净质量不稳定的铁质底材也容易造成“闪锈”,尤其是新处理的钢铁表面容易产生闪锈。或者涂料体系的PH值越低越容易闪锈。金属底材产生闪锈的难易程度是:铸铁>碳钢>度锌板(打磨)>马口铁(打磨)>铁板或铁丝>铝合金。
根据“闪锈”产生的条件,防止“闪锈”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1、加速干燥:温度高、湿度低有利于防止闪锈;
2、漆膜厚度:漆膜越厚,越容易产生闪锈,因为漆膜厚导致水分挥发速度急剧下降;
3、避免金属底材污染,尽量用不易闪锈的底材;
4、涂料的PH值:PH值越高,越不容易产生闪锈,PH调整到9.5左右比较合适;
5、树脂体系:苯丙、纯丙乳液等自干体系容易产生闪锈,而水溶性的丙烯酸、聚酯树脂体系则不易产生闪锈;
6、使用防闪锈剂:合理搭配的防闪锈剂可以有效防止闪锈产生;
7、磷酸锌和磷酸铝等缓蚀颜料,在起防腐作用的同时,对闪锈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上一篇:3种方法教你去除新房油漆味!下一篇:涂料和油漆是同一概念吗?